设计领域的文化驱动力,2019两岸三地华人设计人文美学沙龙上海站

2019年4月26日,由设计家传媒主办的年度两岸三地华人设计人文美学沙龙,在M.A.O.&拙旅文化举行。

当天上午,创空间概念、日和设计等多家台湾、福州两地知名设计公司的72位设计师及工作人员济济一堂,对M.A.O.&拙旅文化进行参观访问,并与创始人毛厚德先生一起,就建筑设计艺术、文旅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。

 

9点50分,交流会在许晓东女士的主持下正式开幕。许晓东女士说,在她看来,毛厚德先生就像建筑界的鲁迅一样,直面现实又思想锐利,用实战经验推动中国建筑发展。

毛厚德先生


作为此次活动主讲人的毛厚德先生,业内称其“建筑师、思想家、战略家”,先生自己则这样描述自己:一个“非定势思维”的推崇者,“合理逻辑”的分析者,“隐在秩序”的洞察者和“游戏规则”的制定者。多年建筑师生涯中,毛厚德先生先后主持参与了日本东京迪士尼海主题公园、日本东京品川新干线综合大厦、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、杭州西溪一号、昆山花桥游站、深圳天安云谷、无锡灵山小镇拈花湾、乔家大院等多个建筑设计,为众所瞩目,广受业内盛誉。

 

开场前,毛厚德先生简单讲述了自己在日本的学习工作经历。强调设计师可以做的不只是设计,设计师可以改变格局。讲座中,毛厚德先生以拈花湾、嵩山小镇、拙之岛三个文旅项目为例,通过文旅产业标杆案例的干货分享,从文化思考和商业逻辑角度引申出对未来文旅发展的深度思考。

毛厚德先生


玩转区域文旅小镇,实现主导模式的硬核转化

常规地产和区域文旅小镇在辐射区域、难度系数、氛围要求、投资视角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。区域文旅小镇的核心词是辐射圈,要在依托优良资产的同时改变区域属性;要借助口碑传播小镇的非日常体验价值,进而实现项目回游率的提升。

拈花湾·禅意小镇


以硬件为主导的拈花湾小镇,利用山水花木等具体物象,打造出“无处不禅意,无处不生活”的禅意小镇。“生活禅”意境的营造,是IP形象到文化现象的一个提炼过程。项目以文化为核心,强调从用户视角出发,启发普罗大众的思考和想象,立足激发二次创作,成就现象级传播。文旅不是天涯一隅的封闭造景,而是时空穿梭里可见的山青水美,文脉底蕴里迸发的魅力;“我”不是观光者,而是参与者。

拈花湾·禅意小镇


毛厚德先生认为,以拈花湾为代表的文旅1.0靠硬件打天下的模式已然成为过去式,新型文旅小镇——以软件为主导的2.0模式正由设计师的作品走向大众视野。

嵩山小镇作为区域型文旅项目的升级版,提出了“江湖禅”概念。正如毛厚德先生所说的,建筑实际上要营造一种现象,既要满足社会的需求,又要创造积极的现实意义。

嵩山小镇


项目以故事串联人物形象,以场景营造江湖氛围,一个有文化有故事有老板娘的小镇,让受众在在参与“举一反三”的过程中享受沉浸式文化体验。

在历史中种植艺术,实践城郊型微文旅

预计2020年上半年,拙之岛——城郊型微文旅项目的成功之作即会开放。这个广受期待的项目实现了投资、设计、运营、传播的一体化,是成年人的童话世界。相比于嵩山小镇,拙之岛项目规模、体量更小,但依旧保持内容丰富、体验感强烈的特性。

拙之岛


拙之岛,借助其所在地——上海奉贤的历史传说,打造魔都之外万物共存的平行世界,奇幻的森林舞会,曼妙的田园风光,设计师将传统文化与二次元文化结合,打造出让都市人魂灵放松的自由栖息地。

拙之岛


以文化包围城市,开拓城市型文化商业

毛厚德先生强调,将文化干细胞注入到城市商业中,以文化包围城市,是未来开拓城市型文化商业的必然走向,也是M.A.O.和拙旅文化未来研究的重点。

 

从过去到未来,从M.A.O.到拙旅文化,毛德厚先生将领导优秀设计团队,秉承文化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和与“我”有关的产品思维,在文旅行业继续深耕。就像对于建筑的思考,他说思考建筑的定位,就是站在每一个用户的角度定位一个项目,一个优秀的项目必须思考到所有的关联者。解决了用户的需求,即实现了商业项目盈利的目的,也满足了建筑本身的社会文化性。

活动现场


活动现场,设计家传媒等多家线上媒体进行了全程报道。以台湾空间美学创作交流协会会长为代表的同行们,与毛厚德先生从项目定位,发展战略等角度进行了交流互动。

IDAA(台湾空间美学创作交流协会)对本次活动表示感谢

现场提问 

现场合影


现场气氛热烈,两岸三地的朋友们和毛厚德先生合影留念。

毛厚德先生独创的“ M.A.O.逻辑思维模式 ”已然成为一套创新人才高效培养的成熟体系。他强调,设计师要注重理性、客观和逻辑,要去挖掘去创造社会文化现象,而不是沉浸在天马行空的自我想象中,设计是对明天的预测。